華德福大地FB粉絲團

瀏覽人數

今日拜訪849
總瀏覽數2090033

【人生肯定精彩!道理這麼「簡」單?】

【人生肯定精彩!道理這麼「簡」單?】

 

  最近有些導師跟伯彥提及一些孩子的狀況,我們都發現的孩子普遍沒有自信,而這些孩子都有一個特徵,「意志很薄弱」而且「話很多」。先前伯彥也有機會跟這些孩子同車,車上孩子的話題不少,也發表很多意見,看似很有見的,但漸漸的我們卻發現,這樣「很有意見的孩子」,「行動力」很弱。對他們來說,很多事情都還只停留在「空」想的階段。

  面對這樣的孩子,我們常在與父母溝通時,都發現他們的家庭生活常有一種共通性,即「多彩多姿」現象。也許是父母本身工作或生活方式很多元的關係,不自覺的也給了孩子過多的「知」訊,大部分父母們也常以為安排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例如出國玩,是在幫助孩子擴展「知能」。我們也常意外的發現孩子接受的資訊量異常地龐大,一些連我都不知情的議題,這些孩子都可以高談闊論一番,我常心想:「這你也知道啊!」

  我們常以為現階段就帶孩子多看、多聽,就能提昇孩子的生活「知能」,所以才會覺得給孩子知性的節目看是要從小開始的課題。但殊不知這觀念是一種迷失,來自將「知」與「能」混為一談的結果。常聽一些人反諷地說:他啊!「思想中的巨人,行動中的侏儒」,從這裡即可探知這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生活現象。

  自信並不來自我們表面上「知」道但實際上「能」力做不到的心裡狀態。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「見多識廣」,反而會害孩子發現他還有很多東西都不會,因而一點一滴地慢慢失去自信。

  而這樣的孩子,我們會發現他們意志很薄弱,做事的能力很差。

  而這也是現代孩子普遍「過動」、「注意力不集中」的根本因由。

  我們就來放大檢視一下大陽底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
  這些「知」很多的孩子,為什麼會沒自信呢?

  我們會發現這樣的孩子「話」很多,「做」很少。(話很少也是另一個極端的表現。而這裡的做,不是動而已,而是能將一件事做好的能力,也就是執行力。)

  所以當一個孩子,生活中接收資訊太多,即「知」太多的時候,他就會感覺他能「做」得到比「知」道的少了許多。所以當他「知 」的愈多,他就會更感覺到,能做到的愈少。當一個人意識和潛意識中發現他生活裡「他不能做到的事情」太多時,他一定會覺得他很無「能」,可想而知,他會有自信嗎?

  這樣的心理過程,孩子是表達不出來的,但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安定感得知,或者從他們的行動力上瞭解。

  所以華德福教育提倡「簡」「樸」孩子的生活,是為了讓孩子有限的精力,發揮在有範圍的事項上,簡化的程度以「孩子說出來的都是他生活中能做到事情」為標準。多餘的資訊,或者是孩子尚無法完整評估而決定的事項,則由大人們決定。這樣的孩子,能在「我可以掌握我身邊事物」的狀態下,漸漸擴大獨立自主的生活圈,如此按步就班成長,我們就能保有孩子原始的自信心。在意志的動力不減的狀況下,孩子做起事來就能愈做愈「起勁」,這也是孩子還小時本有的狀態。華德福教育只是藉由教育的手段讓孩子保有最純真的「祂」而不失去而已。

  從文字的角度看,中文裡的「信」字,是「人」跟「言」的組成,說明只要是「人」「表達」出來的事情,他一定是有「信」心的。換句話說,信有「做到」的意思,一個人若是常常說到做不到,或都只是曾經開過空頭支票時,我們就會稱這個人——沒「信」用。

  再看傳統文化中的家規「弟子規」時,我們發現「信」篇裡所說的:

「凡出言,信為先,詐與妄,奚可焉。話說多,不如少,惟其是,勿佞巧。奸巧語,穢污詞,市井氣,切戒之。見未真,勿輕言,知未的,勿輕傳。事非宜,勿輕諾,茍輕諾,進退錯。凡道字,重且舒,勿急疾,勿模糊。彼說長,此說短,不關己,莫閒管。見人善,即思齊,縱去遠,以漸躋。見人惡,即內省,有則改,無加警。唯德學,唯才藝,不如人,當自礪。若衣服,若飲食,不如人,勿生慼。聞過怒,聞譽樂,損友來,益友卻。聞譽恐,聞過欣,直諒士,漸相親。無心非,名為錯,有心非,名為惡。過能改,歸於無,倘揜飾,增一辜。」

  這些描述,都在說明一個有自信的人會做出來的樣子;而這些行為在在都跟涵養我們的「信」心有關。所以在孩子這個從「做」中學的階段,我們若要培養孩子的自信,就可以開始帶孩子一條一條在生活上落實。而落實的關鍵條件是大人的「榜樣」,所我們必須先自己「學著做」,有了心得感受時,孩子才有可能真正跟著我們「做」。

  話題的最後,我們談「自信從哪裡做起?」

  第一步,我們要做的是先簡化孩子與我們的生活資訊,孩子無法實做的部分,我們先不帶給孩子,如此我們就比較容易帶領孩子做到信篇的第一句「凡出言,信為先」,因為當資訊簡化時,說得都是孩子可以觸及的,也就是說,我們話題就比較能夠從「我們做到了,才說到」的情況下手,或者說我們才能落實「在談論之前,先以我們做得到與否為檢視標準」。如此才不會一不小心就流於「空泛的談論」,深知如此的談論一多,我們的自信就在一點一滴地流失!

  所以當一個孩子的話題都跟他「實際上能做到的生活經驗」緊密結合時,都是「說到就能做到」時,他就能穩札穩打地積累成功的生活經驗,而孩子從事任何活動時的失敗經驗,因為我們已經縮小事物處理範圍,所以孩子是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能克服它,從失敗與挫折中從新站起來,如此這些經驗愈多給與他人生滋養就愈多,孩子會體悟到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人生哲理,也會「愈挫愈勇」,挫折只會幫助他的意志更堅定,所以當他有了「有志者,事竟成」的人生態度時,我們會說這樣的孩子未來的人生會如何呢?

肯定精彩!

末學 伯彥的心得報告

華德福大地FB粉絲團

瀏覽人數

今日拜訪849
總瀏覽數2090033
課程實況
自然探索
四季慶典
成果分享
藝文活動
教師進修
家長講座
課程訊息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