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泳杉老師講座後感】
【周泳杉老師講座後感】
生活裡有很多事是必須有人去付出的,而付出久了,表面看好像「對別人的好」不會期望回報,但實際上,還是有的。從哪裏看得出來呢?從別人的不讚賞,不理解,內心還是會有「不如歸去之感」可以察覺。
很多老師,在剛開始步入教職時,都是滿腔熱血的。但之後就會開始遭受各種的琢磨,有一句話俗話說,「合理的要求是訓練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」,當您「太用力地」為他人著想後,往往得到的是不理解,不讚同,久了,有些老師會選擇不再多餘的付出,只把份內的事交待好,從此以後,以這樣的態度繼續他的教職
而這經不起考驗的熱情,是不是真的呢?是真愛嗎?不!是「情」而已,是自我感覺的良好。當這自我感覺良好得不到滿足時,便走向自暴自棄,於是開始與家長、孩子、同事對立起來。
這就是我人生路上常常上演的劇情,說到底,自私而已。
伯彥雖然身職一個需要完全用「愛」辦事的行業中,但至今為止,還是習慣摻雜著「情」面對生活中的人事物。充其量只是自己的欲望而已,周老師說欲望會愈給愈少。 真的,我就會開始減少我的付出,開始麻木,進入麻木不「仁」的境地。
付出,必須是無條件的,是一種將自己捨棄的練習。
至今,我還做不到,但我會用心學習。
感謝大家的包容與付出,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更平安、更幸福。
學生 林伯彥 敬呈 冬學季季末